【医师节特辑】从急诊室到广场舞:七旬老人的“新生”之路——肾脏内科李海伦团队用腹膜透析为银龄生命按下“重启键”
2025
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
名医随访行动
熟悉的敲门声再次在杨奶奶家响起。开门的一瞬间,杨奶奶便笑着拉住李海伦主任的手:“你们来了!我现在透析数据可稳啦!”这已是淮安市二院肾内科团队今年第六次登门随访杨奶奶,然而谁能想到,半年前这位75岁的老人还曾躺在急诊室里与死神搏斗。
生死72小时——与死神赛跑的“雷霆救援”
李海伦主任为患者进行血透治疗
今年1月的一个寒夜,淮安市二院急诊通道响起急促的滚轮声。全身浮肿、呼吸困难的杨奶奶被紧急送至我院就医,指脉氧低至65%,肌酐值飙升至810umol/L。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慢性肾病4期未规律复诊引发急性心衰!”肾内科主任李海伦博士立即为其展开抢救。
经过连续10小时的血液净化治疗后,杨奶奶各项指标逐渐平稳。当她清晰喊出儿子名字时,一直守在床边的儿子泪流满面道“看着鲜红的血液从母亲身体里流出,经过血透机的净化又输回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人工肾’。”
破局之道——居家透析的“绣花功夫”
李海伦主任、刘军护士长
上门家访杨奶奶
病情稳定后,新的难题接踵而至。传统血透需要每周3次往返医院,对于住在5楼、儿子经常出差的杨奶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可以把‘透析室’搬进您家。”李海伦主任详细地为他们介绍了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方案,并获得了杨奶奶及家属的一致肯定。李主任团队为杨奶奶实施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后,护士长刘军带着模具上门,手把手教家属操作:“晚上连接机器治疗,完全不影响白天的正常生活。”
如今,杨奶奶的透析日记本记满了整齐的数据,冰箱里分类存放着透析液,卧室一角摆放着APD机器。现在傍晚还能去跳广场舞,“邻居都说看不出我是透析病人!”杨奶奶的儿子感慨道:“居家透析不仅减轻了妈妈的负担,也让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回归正轨。” 上门随访——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

李海伦主任、刘军护士长
与家属沟通注意事项
“李主任他们太贴心了!”杨奶奶说起随访团队时眼眶湿润。这支“行走的医疗队”总是背着装满听诊器、血压计和换药包的随访包,用“定期上门+24小时在线”的贴心服务,让杨奶奶的各项健康指标始终保持在达标线内。令人欣喜的是,这份医患真情已转化为口碑传播——杨奶奶一家主动当起医院“健康代言人”,已先后带动4位亲友前来就诊。
“医疗不该是生命的枷锁,而应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李海伦主任的这句话,在杨奶奶身上得到完美诠释。从危在旦夕到重展笑颜,从卧床不起到翩翩起舞,这场持续200多天的生命守护,诠释了“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深刻内涵。
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所有以仁心守护生命、用技术创造奇迹的医者致敬!正是这些“生命引路人”的坚守,让无数患者相信:疾病或许会改变生活的方式,但永远夺不走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