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奶奶摆脱4年 “电击痛”:淮安市二院疼痛科精准治疗重获新生
“现在终于能好好吃饭了!”89岁的罗女士抚摸着右侧脸颊,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4年来,右侧面部反复发作的 “电击样” 剧痛,让她连吃饭、刷牙都成了奢望,而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的精准治疗,终于为她驱散了这份煎熬。
四年来,罗女士右侧面部如同埋藏电击开关,瞬间剧痛常于日常细微动作间猝然爆发。起初她于外院就诊,口服药物后不仅效果甚微,还出现了行走不稳、头晕等副作用,病情反而愈演愈烈。最严重时,她疼得根本无法进食,日渐消瘦,正常起居彻底被打乱。经多方咨询,罗女士辗转来到淮安市二院疼痛科寻求帮助。
疼痛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张前西与患者交流
疼痛科张前西主任接诊后,为罗女士细致排查了器质性病变可能,最终锁定病源——右侧三叉神经(第三支区域的扳机点),正是这“天下第一痛”的根源。治疗方案的制定却面临重重考验:罗女士年近九旬,身患多种基础疾病,根本无法耐受外科手术。张前西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最终敲定 “右下颌神经射频热凝术” 方案。这一微创治疗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既要精准定位三叉神经分支,又要确保神经分支毁损精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才能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张前西主任全程紧盯监测数据,根据老人的耐受度调整射频参数。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如履薄冰,既要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血压波动,又要确保神经阻滞效果。经过一系列精准治疗,罗女士的疼痛明显减轻,暴发痛消失。
如今,老人不仅能正常吃饭、洗脸,连困扰多年的 “扳机点”消失。“没想到不用开刀就能治好,张主任真是救了我!” 罗女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贴士:三叉神经痛小知识】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典型表现为面部突发的电击样剧痛,常由刷牙、咀嚼等触发。对于高龄、体弱或无法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射频热凝术提供了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治疗选择。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长期致力于急慢性疼痛的规范化诊疗,尤其在高龄、复杂病例的疼痛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射频热凝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驱散了罗女士生命中的阴霾,更彰显了现代疼痛医学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的精准温度——让每一位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都能重拾安然生活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