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不为”!颈部“蓝领结”罹患“亲子癌”,孙爱军博士“温柔一刀”护颈部“命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不再“谈癌色变”
甚至将病程发展较慢
对生活的影响不严重
有比较大救治空间的甲状腺癌
戏称为“懒癌”
但,甲状腺癌再温和
它终究是癌症
也有它凶险的一面
淮安一对母女
均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
且病情进展快
如不及时治疗
后果……
“孙主任,太谢谢你了,我们母女俩多亏了你,多亏了二院……”
在我院甲乳外科的病房里,46岁的杨女士激动地拉着副主任医师孙爱军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病床上的是杨女士22岁的女儿徐女士,刚做完甲状腺癌手术不久,而杨女士自己同样做完手术不久,只因手术稍小,目前已经可以照顾卧床的女儿。为何母女俩会如此感激孙主任?这要从2个月前说起……
两个月前,杨女士母女俩在体检时均发现甲状腺结节,于是一起来到我院甲乳外科就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孙爱军安排母女俩进行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母女俩的甲状腺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于是收入住院,拟行手术治疗。
完善辅助检查后,孙主任为杨女士予以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全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术)。术中见杨女士甲状腺双叶多发结节,为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甲状腺左叶上极背侧肿瘤大小约8mm,突破包膜,侵犯神经,术中运用神经监测,予以剪刀锐性分离,保留了神经的完整性,并充分完好保护对侧神经,避免了气管切开。
孙爱军副主任医师
为杨女士做手术
女儿徐女士病情则更为严重,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为甲状腺右叶中上极结节,大于1.5cm,并见侧颈区较多淋巴结,孙主任判断该病变为转移癌的可能性较大,于是为其进行术前细针穿刺活检,证实右侧侧颈淋巴结为转移的乳头状癌,甲状腺球蛋白大于500ng/ml,BRAF基因有突变。
徐女士尚未成家,对美观要求高,且对甲状腺功能保护有要求。孙主任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在宋勇罡主任的指导下,为徐女士行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右叶+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右侧II III IV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历经8个小时顺利结束,在手术彻底的前提下,又兼顾了美容的目的。
孙爱军副主任医师团队
为徐女士手术
孙爱军副主任医师介绍,广大市民普遍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懒癌,但目前临床研究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增高趋势,且5年生存率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需要广大市民引起足够的重视。甲状腺癌和其他肿瘤一样,同样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采取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杨女士母女两同患病、患同病,孙主任因病施治,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同病不同治。母亲肿瘤侵犯左侧喉返神经,孙主任团队运用神经监测技术,更大程度保护了对侧神经,避免了气管切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彻底的前提下,又做到了功能保护;女儿病期较晚,孙主任团队采用了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根治手术,避免了颈部约15-20cm的手术切口,在保证了肿瘤彻底切除的前提下,又起到了美容的效果。
为什么母女俩会一起患甲状腺癌?
孙主任解释:甲状腺癌和家族基因、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家族中多人同患甲状腺癌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专家建议,如果家人中发现有人患甲状腺疾病,其他家庭成员有必要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不要把甲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想象得太美好,它其实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引爆它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疏忽大意。”孙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前往不能轻视甲状腺癌,勿以“恶”小而“不为”。
目前,我院甲乳外科常规开展甲状腺癌各类手术,同时常规开展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包括经口、经胸乳、经腋、锁骨下等不同入路的腔镜手术,同时常规运用神经监测保护、甲状旁腺负显影等技术,在手术彻底、肿瘤根治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少了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旁腺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简介
宋勇罡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准安市九三学社医卫委员会副主委
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人选
熟练掌握甲状腺、乳腺肿瘤的诊断及各类手术。在苏北地区率先独立开展完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利用3D腔镜完成江苏省首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完全自然腔道手术) ,本地区率先开展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和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技术。
孙爱军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
博士,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微无创专委会甲状腺学组委员
江苏省研医会甲状腺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研医学会肿瘤消融委员会青年委员
淮安市533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中国普外科杂志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