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特辑】挺直生命的脊梁:八年医患情诠释大医精诚——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用创新与坚守诠释医者担当
2025
中国医师节特别策划
名医随访行动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回访。脊柱外科赵加力主任团队回访了一位特殊患者——8年前接受江苏省内率先开展3D打印人工椎体假体置换术的王阿姨。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不仅见证了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演绎了一段“医患同心、生命至上”的动人佳话。
精准诊断解难题
技术创新破禁区
赵加力主任及团队为患者手术
八年前,62岁的王阿姨因双下肢进行性麻木辗转多家医院未获明确诊断,最终在淮安市二院脊柱外科找到答案。周全副院长和赵加力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细致的影像学检查,准确锁定了困扰患者的“真凶”——胸4椎体侵袭性血管瘤。“肿瘤已严重压迫脊髓,采用传统手术方式风险极高,极可能导致患者瘫痪。”赵加力主任回忆道。
面对这一医学难题,周全副院长和赵加力主任团队突破常规,采用3D打印技术1:1还原患者脊柱结构,术前反复模拟演练确保手术精度,并创新应用En-bloc肿瘤切除技术。最终以0.1毫米级精度完成手术,硬是将“不敢做”的手术变成了毫米级精准的可控操作。
生命重启彰奇迹
持续守护显担当
赵加力主任与王阿姨家属沟通
那台持续5小时的手术至今被医院奉为经典:完整剥离肿瘤的同时保护脊髓功能;植入的3D打印人工椎体完美匹配解剖结构;术后患者下肢肌力迅速恢复,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动。“现在我能正常走路买菜,能骑电动车接送孙子!”随访现场,王阿姨拉着医生的手喜极而泣。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场救治延续出长达八年的健康守护。赵加力主任团队不仅定期远程随访,更成为当地村民信赖的“健康顾问”,常年为村民提供专业的脊柱健康咨询。
这项创新技术还荣获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二等奖和淮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例复杂脊柱疾病患者的救治。
他们用科技的力量创造生命奇迹,用仁爱的坚守温暖患者心灵。从一台开创性手术到八年如一日的守护,从技术创新到医患同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医师的风采!这就是“健康中国”建设中最动人的故事!在这个属于医师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医疗一线的白衣天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是时代的楷模,是当之无愧的健康中国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