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时惊魂,鱼刺险成“夺命暗器”!淮安市二院消化内科上演“拆弹”级生死营救
吃鱼本是寻常事,却暗藏致命风险。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根小小的鱼刺,险些成为夺走生命的“致命武器”。
某日中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大厅迎来一名面色惨白、冷汗淋漓的患者,他双手紧捂胸口,痛苦地向医生求救:“我胸口像被刀割一样,连呼吸都疼!”而这场危机的源头,竟是18小时前的一顿晚餐。
患者自幼爱吃鱼,当晚不慎吞下一根鱼刺后,尝试用吞饭团、喝醋等民间“土方法”处理。然而,这些错误操作不仅未能缓解疼痛,反而让情况急转直下——患者逐渐出现高热、呕血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当地医院为其进行食管CT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异物伴穿孔、纵膈气肿伴渗出,尖锐的鱼刺已刺穿食管壁,紧贴主动脉,一旦引发纵隔感染或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当地医生深知情况危急,立即将患者转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生接诊后,迅速联系消化内科值班医生岳苏阳博士会诊。岳苏阳博士详细了解病情后,第一时间向上级医师万晶晶主任医师汇报。万晶晶主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果断联合麻醉科、胸外科,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消化内科副主任
五病区主任万晶晶博士
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消化内镜中心,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正式打响。麻醉团队迅速就位,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消化内科万晶晶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沉着应对。尽管深知操作风险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但她果断决定争分夺秒手术——时间就是生命!通过胃镜探查发现,在食管距门齿30cm处,一根两端深深嵌入食管壁的鱼刺赫然在目,其末端与主动脉仅隔毫厘。与此同时,胸外科团队全程待命,随时准备开胸救援,以防突发状况。
手术中,万晶晶主任屏气凝神,凭借精湛的操作技术,用异物钳沿着右侧壁嵌入处缓慢、精准地拔出鱼刺一端。经过紧张细致的操作,这根险些酿成大祸的鱼刺终于被成功取出!术后检查显示,食管虽有损伤,但因手术及时,成功避免了更严重的并发症。随后,患者在抗感染、止血及营养支持等全方位治疗下,逐步康复,最终转危为安。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也为所有人敲响警钟:误吞鱼刺后,切勿轻信“土方法”,强行吞咽只会让异物越陷越深,甚至刺穿血管。一旦出现胸痛、发热、呕血等症状,必须立即禁食,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食管穿孔后的2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每一秒的拖延都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大幅增加死亡风险。生命脆弱,科学应对才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