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五彩斑斓的肝”吗?我院又一“黑科技”:肝脏手术前精准评估的“法宝”——肝脏三维可视化影像分析系统!
听说过五彩斑斓的“黑”
那你见过
“五彩斑斓的肝”吗?
这项黑科技可以使肝脏手术
更加精准
今天带你一起见识
淮安唯一肝脏手术前
精准评估的“法宝”
——肝脏三维可视化影像分析系统
48岁的左女士11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诱发胆绞痛、胆总管结石,先后做过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两次手术;半年前,她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发热,最高体温41.5℃,立即到淮安市二院急诊就诊,查彩超提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伴局部胆管扩张,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当晚,左女士便住进了我院肝胆胰外科,经抗感染、护肝、退黄、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提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散在分布于整个肝右叶与肝左外叶。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陈闯博士仔细分析病情并研读影像学资料后,认为该患者肝内胆管结石数量多,无法通过现有的手段将结石取尽;并且患者本次胆管炎症很重,胆管内已经形成了容易生成结石和细菌的“土壤”,即使本次取尽了结石,以后复发的机会也很大。经过全面慎重的考虑和沟通,陈闯博士为患者拟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切除“生产”结石的病肝,根除结石的“温床”。
但是,患者肝内结石遍布大范围肝脏,到底该切除多少肝才能解除左女士的病痛,切完之后剩余的肝脏是否够用,这些问题不仅让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同样也困惑着面对棘手病情的医疗团队。幸运的是,淮安市二院肝胆胰外科拥有肝脏手术前精准评估的“法宝”——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左女士的增强CT影像数据导入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后,系统迅速对左女士的肝脏进行三维重建,清楚地显示各肝段、肝内血管分布走行、病变部位图像,针对病变进行虚拟的肝切除,计算出功能性肝体积、拟切除肝体积、残肝体积等数据。结果显示,左女士需要切除大约60%的肝脏组织,预计剩下的肝组织尚能满足身体的肝功能需求。患者和家属在听到这个结果之后欣喜不已,连忙赞叹市二院三维可视化技术高超,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经过一系列术前准备后,肝胆胰外科主任蒋厚文和副主任陈闯博士为左女士实施手术,按照术前三维重建的结果,精准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既能将有结石和病变胆管的肝组织完整切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肝组织。最终,两位主任为患者实施“右半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术”,整台手术手术历时5小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天即恢复胃肠功能,并且能够下床活动和进流质饮食,伤口愈合良好并顺利出院。随访至今,肝功能正常,情况良好。
肝胆胰外科主任蒋厚文
和副主任陈闯博士为患者实施手术
我院肝胆胰外科以精准肝胆外科理念为指导,通过围肝门技术,腹腔镜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术中超声技术,术中胆道镜技术为不同类型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同病异治”,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次肝胆胰外科团队为复杂肝脏病变的患者实行精准肝切除手术,既归功于医生精确的术前评估、精密的手术规划、精细的手术操作和精良的术后处理,同时也得益于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这一技术的强大辅助下,医疗团队实现了“彻底清除目标病灶、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创伤反应”的理想目标,同时我院在肝脏外科精准化治疗的道路上也更上了新的台阶。
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
是指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肝脏立体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影像学工具。它借助CT和(或)MRI检查图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融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胰腺、胆道、血管、肿瘤等的形态、空间分布等进行描述、解释,并可直观、准确、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为术前准确诊断、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和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