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中也能“脑洞大开”,“神”操作解决“头”等难题!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术中唤醒”复合脑肿瘤切除术
2025
淮安首例
患者躺在手术台上
头部固定
意识清醒
正在按照医生的指令
活动手指、回答问题
……
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
而是一场高难度手术
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副院长、学科带头人郑金玉教授的带领下,常务副主任陈中俊博士团队成功开展淮安地区首例“术中唤醒+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复合脑肿瘤切除术。这项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淮安市二院在本地区在脑功能区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也意味着更多疑难脑瘤患者无需远赴外地,在家乡就能获得国内领先的医疗服务。
50岁的李先生两个月前开始出现间断性头晕,症状逐渐加重。经影像检查,提示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初步判断为胶质瘤。面对这一结果,家人带着他辗转南京、上海多家大型医院寻求治疗。然而,由于肿瘤位置特殊——位于大脑重要功能区,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肢体活动障碍或语言功能受损,手术风险极高。在多方咨询后,李先生和家人最终选择回到淮安,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中俊博士处就诊。
陈中俊博士带领团队
研究制定治疗方案
陈中俊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这个肿瘤的位置可以说是‘手术禁区’,常规切除极易损伤重要神经功能,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陈中俊主任表示。为确保手术成功、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脑功能,在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郑金玉教授的带领下,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了多次术前讨论和模拟演练,最终决定打破常规,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术中唤醒”复合手术方案。
陈中俊博士带领团队
术前与患者沟通手术方案
陈中俊博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谓“术中唤醒”手术,是在切除肿瘤前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利用神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技术精准定位脑功能区,并在患者配合下进行实时神经功能测试,确保手术刀精准避开这些关键区域。再加上神经内镜提供的清晰视野和放大效果,相当于为手术上了“多重保险”。
手术当日,麻醉科副主任解成兰博士团队首先实施精准麻醉,在开颅阶段保持患者处于全麻状态,在需要脑功能监测时则平稳减少麻醉剂量,将患者唤醒至能够配合指令的状态。
“抬抬手”“手放下”“非常好!”……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陈中俊主任借助神经导航系统精准定位肿瘤边界,在神经内镜下细致操作,同时通过电生理监测实时判断神经传导通路是否受损。患者积极配合指令,活动肢体、回应语言测试,使手术团队能够实时确认其脑功能完好无损。
陈中俊博士为患者手术
历时数小时,肿瘤被完整切除,周围重要的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区毫发无损。术后,李先生语言流畅、四肢活动自如,目前正在顺利康复中。
从外出求医到回归家乡,从传统切除到唤醒手术,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用技术创新和医者仁心,为患者筑牢了生命的希望防线。这项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院的突破,更是淮安地区神经外科发展的新起点,标志着淮安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